合作单位

合作人

  • Forth Bagley
    KPF設計的香港瑰麗酒店擁有大型石柱,散發經典豪華酒店的氣派,特闊的全景玻璃能欣賞一覽無遺的維港景致,而階梯式的大樓則會隨著觀賞者的角度而巧妙變化。KPF亦為嶄新奢華酒店式住宅K11 ARTUS設計充滿動感的外觀,如波浪起伏的弧形陽台為區內注入生命力,而劃過半空的天橋The Commune則成為奪目焦點。設計新世代工作空間K11 ATELIER時,KPF在大樓外牆加上葡萄牙式米白色石灰岩石柱和青銅色飾邊,營造雋永典雅的氣派,而巨型的觀景窗則可欣賞維港和香港島的壯麗景致。 Forth Bagley是享誉全球的建筑公司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 (KPF)的负责人。KPF曾负责多个地标项目,包括东京六本木新城丶拉斯维加斯文华东方酒店,以及伦敦Unilever House及法国巴黎最高建筑物Tour First的翻新工程。作为首席设计建筑师的KPF在Forth Bagley的领导下,将Victoria Dockside塑造成香港最富活力的文化区。
  • James Corner
    James Corner以创意独到的园景建筑享誉全球,其代表作包括加州圣莫尼卡的Tongva Park,以及纽约曼克顿下西城区的新地标高架公园,公园长1.45英里,位於横跨多条街道的古旧路轨上。James是美国园景设计事务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JFCO)的创办人兼董事,负责Victoria Dockside的园景及街景设计工作,并为活化星光大道制定总规划。James利用环保物料打造全新的星光大道,塑造更开扬广阔的行人观景区,彰显星光大道位处维港海滨的优越位置。他同时设计绿色空间和改善连接通道,将海滨变成世界级的景点,供本地人及海外游客使用。James亦为K11 MUSEA打造多个出众的户外空间,包括巧妙分隔购物区与街道的Krescent Planter线型花园;创新露天表演广场水帘舞台;还有位於K11 MUSEA屋顶高低两层的Bohemian Garden。
  • Keith Bradshaw
    Keith Bradshaw是英国灯光设计专家Speirs + Major 的负责人。Speirs + Major曾为世界不少着名建筑担任灯光设计,包括伦敦千禧巨蛋及圣保罗大教堂。在Keith Bradshaw的带领下,Speirs + Major为K11 MUSEA 创作了不少特别照明设计:在中庭Opera Theatre精心布置超过1800盏射灯,令中庭腹地彷佛化作星光璀璨的创意银河;又为迷人的Visual Corridor打造如蝴蝶般飞舞的灯光系统。这条长100米丶阔40米的大道连接梳士巴利道与星光大道海滨长廊,为了平衡白天强烈的自然光,天花灯会散发柔和光线,提升整个空间的感觉和体验,同时成为特色天花板优雅而悦目的点缀。Speirs + Major亦负责设计位於8楼的Nature Discovery Park的Firefly灯光,以柔和的天台灯光在黑暗中营造梦幻效果。
  • 吴镇麟
    扎根香港的LAAB汇聚多位建筑师丶设计师丶工程师丶工匠和社会学家,致力塑造创新空间,推动社区发展。LAAB的共同创办人兼设计总监吴镇麟以设计独特的公共空间丶灵活百变的建筑和互动公共艺术项目而闻名。LAAB作为K11 MUSEA夺目建筑元素的建筑设计师,构思了一系列匠心独运的特色细节,将源自大自然的灵感与顶尖设计技术结合。这些元素包括中庭内错综复杂的雕塑Escalating Climbers及Atrium Oculus;连接5楼和7楼Bohemian Garden的Bohemian Arches;位於7楼天台丶类似茂密森林的亭子Bohemian Hexagons和Bohemian Ovals;以及位於8楼屋顶的Nature Discovery Park和The Conservatory。
  • 伍仲匡丶颜学添
    室内设计师伍仲匡与建筑师颜学添於1999年成立奥必概念,曾为全球大型酒店丶健康丶餐饮丶商业及住宅项目塑造奢华体验及新颖典雅的室内设计,因而享誉全球。奥必概念的总部位於香港,於米兰及台北均设有办事处,公司擅长打造令人惊喜的设计概念,同时为空间注入独特细节和迷人气息。 伍仲匡和颜学添在K11 MUSEA中透过设计演绎郑志刚的大胆视野和KPF的建筑规划,运用暖色丶自然线条和精雕细琢的细节,塑造当代大宅院的亲切气派。奥必概念负责设计一楼入口丶电梯大堂和贵宾洗手间,以及瑰丽的中庭Opera Theatre,并为K11 MUSEA挑选一系列特色丹麦现代风格家具。
  • Ville Hara
    Ville Hara (born 1974) is a Finnish architect. He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the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cole d’Architecture Paris-Belleville and graduated as an architect in 2002. He was nominated for the Mies van der Rohe Prize 2003. He has worked in France, Croatia and Germany. In 2004, he established his own office, Avanto Architects, with Anu Puustinen. 2016 saw the opening of Loyly Sauna in Helsinki, the first FSC-certified building in Finland by Avanto Architects.
  • Anu Puustinen
    Anu Puustinen (born 1974) architect SAFA ARK 1203, is the co-founder of Avanto Architects Ltd. She studied at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 and TU Delft Netherlands before graduating as Master of Science from Aalto University in 2004. Before starting her own office with Ville Hara, she worked at SARC Architects, Helsinki City Building Control Department and Helsinki City Planning Department. On the side of working in her own office, she has been teaching at the Aalto University. She has received several prizes and grants including State artist grant 2010 and Bryggman Prize in 2006. Anu is passionate about architecture and wants to develop her projects to perfection, and she works hard even on smallest details. She has impeccable taste and she doesn't give up until she is fully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 萧国健
    萧国健,「筑.梦社」创办人丶本地年轻获奖建筑师。於纽西兰 UNITEC 毕业,其作品从艺术角度出发,突 破传统建筑概念,糅合创新思维至建筑设计中。他的设计遍布香港丶澳洲丶中国内地丶意大利丶澳门丶马 来西亚丶台湾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屡获殊荣。於 2014 年为他荣获 2013 年度香港建筑师学会 - 青年建筑 师奖冠军得主,於 2016 年获得香港 Perspective 杂志 2016 年度 40 位 40 岁以下的卓越建筑师,同年获邀 成为第十五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香港展览总策展人。他对建筑的热诚从工作延伸至不同领域,包括於 珠海书院建筑系任教和参与各种香港建筑师学会的义务工作。
  • 黄源顺
    黄源顺,香港资深杂志人,曾任《号外》杂志出版人及总编辑,现为《magazine p杂志》出版人及总编辑。
  • 程少伟
    程少伟,香港资深杂志人,曾任《号外》杂志出版人及创意总监,现为《magazine p杂志》联合出版人及香港设计中心顾问
  • 邓耀伦
    Jason graduated from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in Lond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th distinction. With over 12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he has worked in several architectural companies which fed him with both local and overseas project execution experience including Middle East, Singapore, China and HK. Jason was awarded as the Winner of the Young Architect Award 2009 b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He was also awarded for the ‘40 under 40’ Designer Award in 2012 and the Hong Kong Youth Service Award in 2014. Recently, he received the Nominated Award from the HKIA Cross Strait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 2017 for the Mobile Classroom designed for the community to promote innovative education methodology. The design has also received the Bronze Award in the DFA Design for Asia Awards 2017. In the past Jason is one of a few who received a full scholarship for his postgraduate study through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Department and the British Council Chevening Scheme. Jason has been active in numerous community service and artistic projects including exhibitions, forums and voluntary works. He was selected to be the Dragon 100 Young Chinese Leaders in 2010. He was the part-time design tu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now is the Senior Lecturer of the 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 In recent years, Jason has been featured and interviewed by numerous media and organization for his works and several urban/ architecture topics. He has also been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several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and serve as the Jury Panel member for several prestige regional awards.
  • 洪绮薇
    Amy Foong graduated from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in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in New Zealand, she is pracitising in Hong Kong after she graduated since 1997. Ms Foong participated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industry for more than 15 years with solid experience on landscape project management. She worked on different kinds of projects ranging from public facilities, mixed use developments, resorts and residential project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Ms Foong practiced in Architecture Firm which strengthened her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 working with Architects, Interior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Ms Foong involved from conceptual design, developed design to the construction stage of a project, leading the team to participate with passion and enthusiasm throughout different design stages, with good management skill to deal with every single detail, in order to achieve professional standard. A few significant projects that she has been involving in including the Central Police Station Compound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Project Central Hong Kong, Pingan Financial Centre Shenzhen, Hyatt Regency Hotel Hangzhou, the Sandalwood – 18 family houses in Shanghai. In current years, Ms Foong works as an educator in the 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gramme. Her vision is to promote this professional practise to the public and develop an all rounded learning experience to students leading them to the professional study path and career development.
  • 伍广图
    Culture For Tomorrow视觉识别设计师 「沐热乘凉 Hot is Cool」活动识别设计师
 Toby Ng Design 创意总监 伍广图於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毕业,曾在伦敦丶新加坡及香港工作,并於2014年在香港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他专注於平面丶视觉及品牌设计,并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作品具备美学及功能性。 作为设计界公认的新一代设计师,他获得多项国际及本地奖项,包括英国D&AD奖丶德国红点设计奖丶纽约TDC字体设计奖及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更於2014年获得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丶入选40岁以下亚洲排名前40的设计人才之一丶以及Designnet杂志的36位亚洲年轻设计师。 他的作品广被英国国家肖像馆等知名美术馆收藏与展示。其个人设计项目 — The World of 100於世界各地发行出版,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他在设计界的影响亦涵盖不同范畴,并曾於TEDx丶全球会议及大专院校分享其设计及理念。 www.toby-ng.com
  • 梁展邦
    梁展邦 Michael 与陈凯纳 Rony 在荷兰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设计硕士毕业後开始合作,於 2010 年创立设计工作室 MIRO。现以香港为基地。MIRO 的作品探索不同方面的设计,从工艺及工
业至设计系统及可持续性,设计范畴涉及平面丶产品以至空间。 其作品曾在米兰及荷兰设计周丶 柏林DMY展及其他国际设计展览和博物馆展出。梁展邦於2008年夺得「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随着作品涉及策展项目和展览设计,以及与不同的博物馆合作,单位包括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国)和 V&A(英国),MIRO的创意亦体现在不同展览项目上。

合作组织

  • Walk in Hong Kong
    活现香港是年轻且活力充沛的本地文化企业,擅长以精彩绝伦的讲故事技巧将沉闷的历史课化作令人难忘的体验,深入浅出地将本地文化历史轶事娓娓道来。我们的导赏团内容扎实又趣味盎然,广受旅客丶企业丶教育机构丶家庭与本地人欢迎。 尽管规模细小,活现香港在文化保育及推动社会革新方面却是具影响力的倡导者。2016年,活现香港团队成功倡议北角皇都戏院列入一级历史建筑,致力保护此别具历史意义的城市瑰宝免於清拆。
  • K11 MUSEA
    关於 K11 MUSEA 香港文化矽谷K11 MUSEA位於香港Victoria Dockside,灵感来自「海边的灵感缪斯」,K11 MUSEA旨在透过创意丶文化和创新的力量令顾客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筹备10年,K11 MUSEA於2019 年8月开幕,锐意带领文化零售新时代,以迎合本地及海外消费者日益殷切的需求,带来结合艺术丶文化和商业的创意体验。 创办人的愿景 K11 集团为文化企业家郑志刚於2008 年创立的概念品牌,其社会使命为着重培育本地及国际的创意人才及推广文化,将艺术丶设计丶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等元素,注入顾客的生活。K11 MUSEA 为K11零售王国旗下备受瞩目的最新项目,创办人郑志刚的愿景是与100 CREATIVE POWERS,秉持培育本地及国际年青创意人才的理念,将K11 MUSEA打造成香港的文化矽谷,创建尖沙咀海滨上的文化零售新地标。K11 MUSEA激发千禧世代无边无际的灵感,推动创意丶文化和创新的力量。
  • Condé Nast
    Condé Nast的總部設於紐約和倫敦,業務遍及全球31個國家及地區,包括如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拉丁美洲、俄羅斯、西德、台灣、英國及美國等。 Condé Nast是一间拥有世界顶尖出版丶数码丶影片和社交媒体的国际传媒机构,旗下品牌有VogueGQThe New YorkerVanity FairWiredArchitectural Digest (AD)Condé Nast TravelerLa Cucina Italiana等。

    Condé Nast的总部设於纽约和伦敦,业务遍及全球31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如中国丶法国丶德国丶印度丶意大利丶日本丶墨西哥丶拉丁美洲丶俄罗斯丶西德丶台湾丶英国及美国等。
  • GLO Travel
    GLO Travel 专营文化深度游,秉承 Go Local 的理念,为旅人提供一个知性丶难忘及富趣味的深度旅游体验。

    我们发现大众旅行团未能深入带领旅者认识各地文化,而自由行也不一定有时间和方法找寻最地道的体验和发掘匀钻有趣的地方,因此以下为 GLO Travel 深度游的宗旨:
    知性:发掘特别主题,邀请学者丶文化人或专家随团,说不一样的故事
    难忘:开办冷门国家路线,连结地道故事,到访当地人家,着重文化交流
    有趣:坚持小团队,以体验为先,有如跟朋友出发去旅行深度:仔细研究目的地,安排紧扣主题的行程,精心挑选有质素的合作伙伴,搜集具特色的食宿和导赏

    GLO Travel 由着名学者和旅人创办,专家团队和GLO深度领队同时兼备丰富在地知识和确保旅程顺畅舒适的执行经验。过去数年,GLO Travel 收到的客人评价 都相当出色,证明团队的努力得到认同。
  • 要有光
    要有光是香港首个社会房屋企业,为社会房屋项目注入创意丶推动私人参与及增强其影响力。始於2010年,要有光开拓社会地产项目,先後推出香港首个社会房屋网络「光房」和首栋社会房屋「光屋」,作出多项房屋创新,例如: 率先将租金个人化跟市值脱鈎丶把社会房屋结合租客个人发展丶组织个别业主组成房屋网络和把闲置建筑物保育及活化作创意社会房屋等。
  • 芬兰驻港澳总领事馆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Finland in Hong Kong is a part of the Finnish Foreign Ministry and is one of the approximately hundred Finnish diplomatic missions around the world. It promotes Finnish interests through government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 as well as providing consular services.
  • 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於2001年4月1日成立,前身为於1957年根据法例设立的香港旅游协会(旅协)。旅发局成立後,不再沿用旅协的会员制度,与业内界别或组织亦无从属关系,能更全面协助推动香港整体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2001年生效的《香港旅游发展局条例》,旅发局的六项宗旨如下:

    • 致力扩大旅游业对香港的贡献;

    • 在全世界推广香港为亚洲区内一个具领导地位的国际城市和位列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 提倡对旅客设施加以改善;

    • 在政府向公众推广旅游业的过程中给予支持;

    • 在适当的情况下支持为到访香港旅客提供服务的人的活动;

    • 就促进以上事宜所可采取的措施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作出建议及提供意见。
  • Magazine P
    《magazine p杂志》於2014年三月创刊,以季刊形式出版,以文化创意者为对象,探索生命和生活方式,从生活的各种层面探讨文化和创意的可能性。
  • 香港设计中心
    港设计中心乃於2001年在业界支持下成立的非牟利机构,担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策略夥伴,透过设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以推动香港成为亚洲设计之都为目标。香港设计中心以联系业界丶弘扬人才丶启蒙创业丶突显专业及融入社会为五大核心工作范畴去履行其公共使命;利用设计思维和创新精神,为业务创造价值及改善生活质素。

    「设计营商周」(BODW)是香港设计中心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的国际设计界瞩目盛事,此为期一星期之亚洲区设计丶创新及品牌盛事,为启发灵感丶意见交流及开拓机遇的平台。设计营商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作主要赞助,每一年均吸引全球近100名优秀的设计精英丶领袖及创意先锋汇聚香港,探讨设计丶商业及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与趋势,并吸引超过十二万名参加者参与一系列的论坛及多个同期活动。

    BODW 2017之夥伴国家为意大利,该国一向是设计巨擘,其都市规划丶家具丶时装丶汽车丶建筑丶食物及室内设计等均领导世界潮流。意大利制造的设计承载着消费者至上的意义与价值,增加产品使用者生活经验,并对全球设计界有深远影响。在「ITALY Makes a Difference 」主题下,BODW 2017将会激发意香港交流,并为公众呈现以设计为主导的创新思维。

    BODW 2017将於12月4-9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而在12月的首两星期,更会有由不同品牌和合作夥伴带来的BODW x deTour 城区活动,让公众一起参与年度盛事,将设计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全城。

    详情:www.bodw.com
  •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为VTC 机构成员。HKDI於2007年成立,旨在成为卓越的设计院校,提供具国际水平的设计教育及持续进修课程,包括基础设计丶传意设计和数码媒体丶时装及形象设计丶以及建筑丶室内及产品设计,为创意工业培育优秀的设计人才。学院采取「思考与实践」的教学理念,透过多元化的设计课程,加强学生对文化及环保的触觉,促进跨学科的融汇交流,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考。学院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透过与设计业界合办的项目及实习计划,让学生获取工作经验,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的机会,拓阔国际视野。位於将军澳的中央校舍於2010年启用,提供设备先进丶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网址:www.hkdi.edu.hk
  • Kulture 11
    由K11开创丶由创意与文化灌溉,Kulture11是一片为文化爱好者开阔想像的空间。

    在这里,我们为你供应文化养分,启发你的创意思潮:

    Kulture Salon11:连接专业文化与艺术界人士和大众的跨界交流平台,藉对话及交流来刺激我们对文化丶创意和艺术的想像,推动本地多元文化发展。

    Movie11:精选主题电影,跟文化及电影爱好者探索电影世界,以影像启发创意丶思考和共鸣。

    musiK11:一个培养本地独立乐队及音乐人丶推动本地独立音乐的平台。
  • 拓展公共空间
    拓展公共空间 (简称「HKPSI」) 於2011年成立,为非牟利的慈善机构,旨在透过教育丶研究丶地方营造及社区联系活动,把公共空间的知识带进社会各阶层,从而令香港市民更了解公共空间的意义及价值。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项目丶资讯平台丶学术研究及社区实验,提升公共空间的质素丶深化市民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并更好地使用这宝贵的城市资产。公共空间能连系社区及鼓励社会互动,从而令香港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市民带来更精彩的城市生活。重点项目包括「香港公共空间资料库」丶「公共空间大奖」丶「你想公园」油麻地社区项目丶「地艺观塘」社区艺术项目丶荃湾海滨空间营造计划丶「步触香港」构想公共空间系列丶「体验公共空间」学习计划丶学校教育活动等。
  • 芬兰国家旅游局
    芬兰国家旅游局(Visit Finland)隶属于芬兰商务处(Finpro),芬兰政府为其提供几乎全部资金。 芬兰商务处为芬兰中小企业提供説明,它的主要目标有三个:第一,帮助芬兰企业吸引更多海外来芬的投资;第二,扩大芬兰企业国际化;第三,近期又增加了新的职能,在全球范围推广芬兰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 芬兰国家旅游局与政府相关部门丶旅游企业丶交通公司和芬兰各地方旅游局在很多方面合作关系紧密,如:市场调研丶产品开发和所有芬兰入境游的所有推广活动 。 Finland Convention Bureau芬兰会议局是芬兰国家旅游局的一部分,负责推广会议产业,包括会议丶奖励丶展会和活动等。 在海外市场,芬兰国家旅游局主推四大区域:拉普兰地区丶湖区丶赫尔辛基大区丶沿海和群岛区。 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游走的城市,设计丶建筑丶文化和购物都是绝佳的角度。 芬兰拉普兰——是冰雪爱好者最佳梦想地之一,靠近北极光和圣诞老人 芬兰湖区是欧洲最大的湖区,湖畔木屋别墅是芬兰人最传统的度假方式。 芬兰沿海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丶木屋古城丶灯塔丶历史悠久的庄园和国家森林公园。 芬兰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现针对旅游行业专业人士推出「旅游业界」页面,中文版也已上线,为旅游同业推广芬兰提供了及时的资讯和必要的工具,如图片丶视频丶联系方式等。 更多旅游资讯和资料,业内人士可访问最新旅游业界网页: www.visitfinland.com/travel-trade
  • SAWO
    SAWO, sauna and steam products were born in 1994 and have been manufactured in Finland, Germany, Austria and the Philippines. SAWO – an abbreviation of words SAuna WOrld. There are hundreds different heater designs with unique features made to cater the fast changing demand of the sauna market. High demand for sauna rooms prompted SAWO to expand operations with second Philippine factory in 2010. Our market share has grown bigger over the past years and at the moment SAWO products are exported to 80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 芬兰航空
    Finnair flies between As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with an emphasis on fast connections via Helsinki, carrying more than ten million passengers annually. In 2017, Finnair's extensive network connects 19 cities in Asia and 7 cities in North America with over 100 destinations in Europe. The airline, a pioneer in sustainable flying, was the first European airline to fly the next-generation, eco-smart Airbus A350 XWB aircraft and it is the first airline listed in the Leadership Index of the worldwide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The only Nordic carrier with a 4-star Skytrax ranking, Finnair has also won the World Airline Award for Best Airline Northern Europe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running. Finnair is a member of oneworld, the allianc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irline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service and convenience to frequent international travellers. Finnair currently flies six direct routes in Greater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Chongqing and Xi’an, where Wi-Fi connection and Alipay onboard payment are available. Fly the convenient and most environmental way 10 times weekly from Hong Kong to Europe in our brand new Airbus A350-XWB aircraft.
  • Marimekko
    芬兰设计品牌Marimekko以其原创的夺目印花图案与鲜明色彩配搭闻名於世。品牌於1951年创立时,透过反传统的设计颠覆芬兰织品印刷及服装常规框架,开创新局面。 品牌於数十年间一直秉持初衷,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欢乐。Marimekko视为生活增添积极原动力为己任,将实用性思维结合创意,继续以独特隽永的服饰及家品设计点亮世界。
close
成为会员 - 体验皇都戏院精彩活动

    ArchitectureDesignHeritageSustainabilityArts and CultureOthers
    Address
    Yes
    Yes
    Yes
    称谓 电话号码 兴趣范畴 传送 关闭 先生 太太 女士 小姐 建筑 设计 传统文化 可持续发展 艺术与文化 其他,请注明: 感谢您对Culture For Tomorrow的兴趣,订阅成功。 有些项目有问题,请检查并重试。 此项必须填写。 此电子邮件无效。 此电话号码无效。 你可能在短时间内提交次数过多,请稍候再尝试。 请填写有效资料。 此电子邮件已经订阅。 请选择最少一个或以上选项。 请阅读并理解CFT的《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本个人资料收集声明(本“声明”)由Culture for Tomorrow Limited(“CFT”、“本公司”、“我们”或“本公司的”)拟订,並适用於我们和您(“”或“您的”)。本声明应与由我们操作,或主理或提供我们的资讯、活动或项目之相关流动应用程式(如有)(“应用程式”)]和https://www.culturefortomorrow.org/网站(“网站”)的条款和条件(如果有)(“条款和条件”)结合一併解读,但如果本声明与有关个人资料的条款和条件之间存在任何不一致,则以本声明为准。

    我们的宗旨包括為促进教育推动、促进和发展香港的艺术、文化、建筑及相应的公共及专业教育及创新(“宗旨”)。有关我们宗旨的详情已在https://www.culturefortomorrow/cft-object-definition详细列明。

    为使本公司能夠实现目的(见下文),您须要在订閱表格中提供所有要求/指定的个人资料。如果您未提供所需的个人资料,我们则可能无法实现目的和/或向您提供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资讯、活动及项目(“资讯、活动及项目”)。

    个人资料类型

    我们可能向您收集的个人资料类型包括您的姓名、性別、年龄(或年龄范围)、出生年月、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邮寄/住宅/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会员编号、用戶名和密码、日誌文件(见下文)、个人兴趣及活动爱好和有关您使用应用程式/网站(“跟蹤数据”)、社交媒体帐戶信息等。

    使用个人资料之目的

    我们(和/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如下文“直接促销”部分所定义),如适用)将使用並保留从您那里收集的个人资料,用於以下目的(可能不时适用但仅限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程度)(统称“目的”):

    • 通知您和/或向您提供我们的最新消息和我们的资讯、活动及项目,並在有需要时就前述联系您;
    • 将您登记我们的资讯、活动及项目,並在有需要时就前述联系您;
    • 识別和验证您的身份和/或会员和/或资讯/消息/通讯订戶资格(如及当适用);
    • 将您注冊为应用程式/网站的用戶;
    • 在使用应用程式/网站时,为您在一个或多个场节內/之间将您的个人资料和/或信息保存在多个页面;
    • 注冊为用戶后,读取您的帐戶信息並管理您的帐戶(包括但不限於更改您的密码、更新您的个人资料、订閱/取消订閱仅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直接促销等);
    • 与您的/客戶的兴趣相关的研究、开发和分析,包括进行数据排序及分析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您的兴趣、以便我们按您的兴趣提供其他个人化资讯、活动及项目及以助我们為您挑选您可能感兴趣的营销主题(见下文),和进行行為分析整合;
    • 您可以就目的和/或资讯、活动及项目向本公司查询、投诉和/或提出建议(包括但不限於通过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式內文讯息或通过本公司官方社交媒体页面和/或本公司官方网站,或通过短讯、电子邮件和/或邮件,和/或现已存在的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媒体);
    • 通过调查等方式获取与目的和/或资讯、活动及项目相关的反馈(包括但不限於通过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式內文讯息或通过本公司官方社交媒体页面和/或本公司的官方网站,或通过短讯、电子邮件和/或邮件,和/或现已存在的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媒体);
    • 改进应用程式/网站、目的以及本公司和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的资讯、活动及项目;
    • 经同意后及仅限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程度,就营销主体进行直接促销和交叉促销(见下文标题为“直接促销”的部分);
    • 数据分析、研究、信息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 阻止、侦查、调查和/或预防可能违反或可能疑似违反本公司政策或可能涉及滥用、非法和/或犯罪行为的活动;
    • 应用程式/网站的正常管理、运营和维护以及向您提供资讯、活动及项目;
    • (由本公司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存储您的个人资料,以便与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共享个人资料,以用於上述任何和所有其他目的;和/或
    • 上述目的之其他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辅助目的或相关目的。

    我们分享个人资料之第三方

    出於目的和/或为提供资讯、活动及项目,我们可能会与代理商、承包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例如资讯科技提供商、营销代理商、社交媒体、研究公司以及开发和维护、行政、数据处理、数码存储或其他类似服务的服务提供商,並可能向其转交或与其共享您的个人资料,以供其实现目的。我们还可能与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见下文)以及本公司和/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见下文)用於实现目的的社交媒体平台共享您的个人资料。如因任何国家/地区的法律要求或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法院、监管机构或政府机构的要求,我们也可能会根据有关需要披露您的个人资料。如果本公司涉及任何重组(包括但不限於本公司成员(们)的变更),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转交给新的成员(们),但新的成员(们)须遵守本声明並继续对您的个人资料进行与本公司同等级別的保护。您将收到此类事件的通知,您可以決定撤销同意使用您的个人资料。

    我们可能将您的个人资料存储在香港境內或境外的实际地点和/或伺服器中,並且/或者与香港境內或境外的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见下文)共享。但是,无论其存储的国家/地区在哪里,我们将採取一切合理措施确保您的个人资料得以安全存储和处理,及我们通过合同手段或尽本公司的合理努力确保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提供同等程度的保护。

    直接促销

    在征得您的同意后,我们可能会使用您的个人资料,通过发送到您的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式內置消息和/或通知和/或推送通知的形式、帖子、电子邮件、电话、短讯或现已存在的或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媒体,将有关本公司和/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之营销主题(见下文)相关,且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直接促销(包括但不限於新闻、信息和营销)发送给您。

    在征得您的同意后,我们还可能将您的个人资料用於,或将其提供给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见下文),以便他们通过发送到您的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式內置消息和/或通知和/或推送通知的形式、帖子、电子邮件、电话、短讯或现已存在的或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媒体,将有关本公司和/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与营销主题(见下文)相关,且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直接促销(包括但不限於新闻、信息和营销)发送给您。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包括本地和海外的慈善组织,非牟利机构,社区中心,企业,社团,协会,机构,研究所,学校,大学,半官方机构,政府机构,信託和提供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程度的资讯、活动及项目之提供者。。

    由於我们可能会与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共享您的个人资料(但仅限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程度),我们也可能会从他们那里收到您的个人资料。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经您同意后,我们也可能使用此类个人资料向您发送有关本公司和/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与营销主题相关,且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直接促销。

    本公司和/或本公司的营销合作伙伴可能向您推广的资讯、活动、项目和慈善事业类型包括以下內容,但仅限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程度(统称为“营销主题”):

    • 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资讯、活动及项目,包括但不限於画廊、展览、电影、戏剧、体育赛事、特殊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
    • 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指导、辅导、研究、关於教育和/或个人发展的计划,包括但不限於讲座、课堂、课程、节目、比赛、辩论、讨论、会面、研讨会、会议;
    • 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互动展示和知识交流,包括但不限於刊物、论文分发和销售、期刊、书籍、杂誌、日誌、小冊子、海报、传单或其他刊物;
    • 旅程、博物馆、演唱会/音乐会、画廊、展览、电影、戏剧、体育赛事、特殊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的门票;
    • 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环保、自然及可持续性为主题的活动;
    • 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獎学金、赞助、津贴、补贴、捐助、捐款和其他形式的援助;
    • 募捐及其他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慈善事业;
    • 其他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主题。

    除非您同意授权,我们不会将您的个人资料用於直接促销目的。即使您同意授权,您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到privacy@culturefortomorrow.org 或写信给我们的个人资料私隐主任(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18 号新世界大廈 30 楼)(标记为机密),随时免费选择撤销授权资料作直接促销之用(或者您可以要求我们停止向第三方提供您的个人资料,在这种情況下我们将停止提供)。

    您的权利

    您有权:

    • 检查我们是否持有您的任何个人资料;
    • 查閱我们持有的您的个人资料;
    • 要求我们更正任何不准确的个人资料;
    • 确定我们关於个人资料和我们持有的个人资料类型的不时生效的政策和做法。

    如果您想就上述事宜提出请求(或作出任何一般查询),请联系我们的个人资料私隐主任(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18 号新世界大廈 30 楼)或发送电子邮件到privacy@culturefortomorrow.org(标记为机密)。根据香港法例第486章《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我们有权就处理任何个人资料查閱请求向您收取合理费用。

    私隐政策声明

    请浏览https://www.culturefortomorrow.org/privacy上提供的我们的私隐政策声明,了解我们有关个人资料保护政策的更多信息。如果我们的私隐政策声明与本声明之间存在任何不一致或冲突,则以本声明为准。

    有关本公司以下相关政策和信息,另请参见我们的私隐政策声明:

    • 本公司对日誌文件的收集和/或使用(与您使用/访问应用程式/网站有关的数据,包括但不限於您的 IP 地址、域名、浏览器类型和访问时间);
    • Cookies 和其他跟蹤机制的使用;
    • 保留您的个人资料;
    • 在应用程式/网站中可能包含的第三方商戶和/或网站;
    • 我们如何保护您的个人资料安全;
    • 在法律诉讼中使用您的个人资料。

    语言

    如果本声明的中英文版本有任何不一致或冲突,须以英文版本为准。

    其他

    本声明可能会不时更新,以反映我们因应个人资料保护和/或个人资料/数据私隐法律和法规变化而產生的政策变更。如有重大变更,我们将通知您並征得您对变更、同意和/或选择(必要或适用时)的许可。如果您不接受变更和/或提供您的许可,那么我们可能无法执行目的和/或向您提供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资讯、活动及项目。我们建议您定期查看应用程式/网站以获取本声明的更新版本。

    本声明中的任何內容均不限制您根据香港法律的《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所享有的权利。

    本声明受香港法律约束並据其进行解释。

    我已阅读并理解CFT的《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我同意接收来自CFT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直接促销,详情已载于上文所述的《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我同意接收来自CFT的营销合作伙伴与任何宗旨有关和与实现任何宗旨有连带关系或有利的直接促销,详情已载于上文所述的《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公司 职位 住宅地址 首选语言 年龄组别 英文 中文 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66岁或以上 请选择